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翻开南京银行最新财报,我们发现三大关键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6:43:00    

4月21日晚间,又一家上市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这次的主角,是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京银行,601009.SH)。

南京银行过去15个月的经营成果,可以总结为三大关键词——“稳”“优”“进”。

“稳”,南京银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继2022年突破2万亿元之后,2024年站上2.5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继续向上突破2.7万亿元。与此同时,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自2010年以来连续低于1%。

“优”,南京银行资负和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该行贷款和垫款等核心资产占比上升,对公贷款增速高于贷款总额增速,非息收入保持较高贡献度。

“进”,2024年南京银行营业收入重回两位数增速,同比增长11.32%,是少数几家营收增速超过10%的A股上市银行之一。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板块均衡发展,创利单元持续丰富,国际业务客户数、供应链金融业务量、零售客户金融资产规模(AUM)、资产托管规模等业务指标增幅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银行在自身向上向好发展的同时,亦十分重视股东回报。根据南京银行2024年年度权益分配预案,该行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117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3.44亿元(含税)。叠加2024年中期已派发现金股利37.10亿元(含税),2024年度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0.54亿元(含税),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1.74%。

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不良率连续15年低于1%

资料显示,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于2007年在A股上市。多年来,南京银行资产规模持续增长,2016年突破万亿元,2022年迈上2万亿元台阶,如今正向3万亿元稳步迈进。

据南京银行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2.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25%;贷款总额1.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1%;发放贷款和垫款在资产中的占比为47.28%,较上年末上升0.65个百分点;对公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4.86%,略高于贷款总额增速。负债总额为2.4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1%;存款总额1.5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6%。

作为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南京银行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坚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源头活水,信贷资源持续向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科技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倾斜,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25.20%、15.86%、37.55%、22.30%。

2025年一季度,南京银行资产规模继续攀升,且资负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超2.7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738亿元,增幅6.71%。贷款规模超1.3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4%;发放贷款和垫款在资产中的占比继续上升至47.51%;其中对公贷款增长8.75%至1.02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关口,成为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存款规模超1.6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77%;其中活期存款较年初增长14.04%,增速高于定期存款4.16个百分点,在全部存款中的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63个百分点。

南京银行资产规模及存贷规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亦平稳运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83%,与2024年末持平,较2023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23.69%,保持了较好的风险抵补能力。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自2010年以来连续15年保持在1%以下,2020年末—2024年末依次为0.91%、0.91%、0.90%、0.90%、0.83%,呈现出稳中有降态势。

良好的资产质量得益于南京银行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据了解,南京银行秉持“稳健、审慎”的风险偏好,积极践行“优化风险管理,增进价值创造”理念。一方面,强化授信全流程管控,推进风险早识别、早处置、早化解。另一方面,深化智能风控体系建设,加快从“人控”向“机控”“智控”转变。此外,南京银行还推进风控机制改革,试点落地授信审批垂直化管理,推行“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审批人”的“铁三角”作业机制,将风险防控嵌入到业务场景之中。

营收净利双增,三大板块多元发展

稳增的资产规模、持续优化的资负结构和良好的资产质量,为盈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京银行的经营业绩,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据年报披露,2024年,南京银行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达到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继2021年后再次回归两位数增速,这一增速在目前已披露年报的万亿规模上市银行中亦呈领跑之姿;归母净利润突破200亿元达到201.77亿元,同比增长9.05%。

2024年,南京银行在利息净收入、非息收入、成本控制方面都有较为亮眼的表现。

具体来看,利息净收入方面,受存量按揭利率下调、LPR降息等因素影响,银行业净息差整体承压,不少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出现下滑。在此背景下,2024年南京银行净息差1.94%,较上年末下降10BP;但利息净收入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幅为4.62%。

非息收入方面,2024年南京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同比增长19.98%;在营收中的占比达到47.04%,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对营收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其中,银行卡及结算业务、代理及咨询业务、贷款及担保、资产托管等业务的收入均有明显增长。

成本控制方面,2024年南京银行成本收入比28.08%,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取得实效。

2025年一季度,南京银行经营业绩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141.9亿元,同比增长6.53%,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7.80%;归母净利润61.08亿元,同比增长7.06%。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变化的经营形势,南京银行稳中有升的业绩是如何实现的?

深入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和新增长点布局,推动均衡、可持续发展,是南京银行经营业绩保持韧性增长的重要抓手。

2024年,南京银行制定并开启执行新五年战略规划(2024-2028年),构建了“12345”的整体战略框架。其中的“3”,即聚力公司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丰富完善产品矩阵、强化渠道生态建设、提升协同经营能力等一系列举措,打造更多业务增长点,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

这一部署,成效显著。

2024年,南京银行投行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实体类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量增长超60%;国际业务中收增长44%,服务客户数超1万户,增幅超50%;供应链金融业务量超2400亿元,同比增长29.06%。零售客户AUM超8260亿元,同比增长12.77%;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余额超22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8%。金融市场发挥多牌照业务优势,资产托管规模达3.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59%;南银理财管理规模超47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62%;鑫元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近22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92%。

主要股东增持,投资价值凸显

南京银行持续稳固良好的经营表现,提升了股东和资本市场的预期。基于对南京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该行主要股东纷纷出手增持。

据悉,2024年,南京银行主要股东中,法国巴黎银行(含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增持约3.14亿股,占该行期末总股本的2.83%;江苏交通控股(含云杉资本)合计增持约1.14亿股,占该行期末总股本的1.03%;南京紫金控股(含紫金信托)合计增持约0.67亿股,占该行期末总股本的0.60%;南京高科(600064.SH)增持约0.54亿股,占该行期末总股本的0.49%;东部机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增持约2.45亿股,占该行期末总股本的2.22%。主要股东全年累计主动增持超70亿元,在A股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进入2025年一季度,增持仍在继续。南京紫金投资(含紫金信托)、南京高科、东部机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等股东再次出手,主要股东累计主动增持超过5.6亿元。

二级市场上,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22日收盘,南京银行市值为1156.23亿元,是A股5家千亿市值城商行之一,较1年前的市值上升近20%。

对于主要股东增持,光大证券在南京银行2024年度报告暨2025年一季报点评中指出,这彰显了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南京银行作为江苏省头部上市城商行,金融牌照齐全,市场认可度高,ROE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业务发展深耕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大零售战略”和“交易银行战略”两大战略持续推进,在南京主城区零售业务优势突出,金融市场投资能力较强,全面综合的业务发展能力,使得该行具有较强的逆周期抗风险能力。

内容来源: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

研究员 李翠枝

相关文章:

翻开南京银行最新财报,我们发现三大关键词04-23

湖北一季度经济观察 | 亲情浓 环境优 民间投资增长7.1%04-23

一季度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04-23

四川外贸显韧性 一季度向东盟出口退(免)税同比增长53.9%!04-22

沈丘农商银行:组织开展反假币宣传活动04-22

北信源拟定增4.77亿做强主业 亏1.45亿来自四大行业营收均降04-22

南京虹悦城一婴幼儿游泳机构突然关门,多方正在协调解决会员费问题04-22

新兴市场资产上涨,受“抛售美国”交易提振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