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环时深度】“对等关税”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6:40:00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经济专家警告称,加征关税不会吸引企业扩大美国制造”“关税可以‘让美国制造业重现辉煌’,以下是这种观点错误的原因”“有美国贸易组织表示,位于柬埔寨的制造业绝对不会回流美国”……美国政府近期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其目标之一是让制造业回流,但诸多美国媒体、专家以及制造商都向白宫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泼了冷水。他们认为,制造业回流美国不仅存在多重障碍,而且即使企业在美扩大生产,也会“治一经损一经”,弊大于利。

2024年9月25日,美国华盛顿州埃弗雷特市,工人在一家工厂的机械车间生产零部件。 (IC Photo)

“如果谁认为可以把生产放在任何地方,这太幼稚了!”

总部位于威斯康星州的美国EVCO公司主营业务为塑料部件生产。该公司副总裁巴茨对《今日美国报》网站说,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EVCO在海外的部分产品生产和销售受到打击,但即使算上关税,EVCO也很难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巴茨给出的理由包括在美国新建一家工厂将耗资1200万至1500万美元,这需要一年时间,再加上部分工厂设备获得认证还要一年时间。“如果谁认为可以把生产放在任何地方,这太幼稚了!”巴茨说。

在柬埔寨设厂生产高档儿童自行车的美国企业普雷维洛自行车(Prevelo Bikes)CEO瑞本虽然很担心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但也表示不可能花几十万美元在美国建一个装配厂,“那是一大笔钱”。他补充说,即使将装配厂迁回美国,还需要将轮胎、刹车和曲柄等自行车零部件的生产也转移到美国,这样才能迅速解决产品问题,而这些商品都是由亚洲厂家生产的,“根本不可能(将生产这些产品的工厂也迁往美国)”。

尽管在美国政府的关税威胁中,包括现代、本田和苹果等在内的几家跨国公司表示将在美国设立工厂或增加生产,但与巴茨和瑞本类似,很多在海外设厂的制造商不太可能因为关税政策而将其生产转回美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供应链不完整,重建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很高。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英特尔估计,建造半导体制造工厂需要3到4年的时间。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网站供应链频道近期对多家美国商业组织及供应链企业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认为,建立一个新的美国国内供应链的成本至少是当前成本的两倍或者更多。

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稳定性也让很多企业不愿在美进行长期投资。“如果我是一家公司,影响我建厂决定的不仅是2025年的关税税率,还包括2028年及以后的关税税率。目前的关税很容易被民主党人甚至其他共和党人取消,等工厂建成投产时,这可能是一项糟糕的投资。”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沃尔弗斯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ABC)这样说。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教授莫斯利则警告说,即使一些公司宣布了在美设厂的计划,这些计划在实施时也可能缩水。她举例说,2018年,富士康宣布投资100亿美元在威斯康星州设立工厂生产液晶面板,表示这将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然而3年后,上述100亿美元投资被缩减到6.72亿美元,工厂招工的人数也只有1400人左右。

“无法想象美国人愿意坐下来花长时间缝一条运动裤”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劳动力问题是它们将工厂迁往美国面临的一大障碍。美国家居协会首席执行官(CEO)威廉姆斯对《今日美国报》网站介绍说,亚洲工厂工人的平均年薪为1.3万美元,而美国工人的平均年薪为4.3万美元,而这些劳动力成本将使传统家具行业难以与网上家具组装企业竞争。

威廉姆斯还提到,如果制造业全面回流美国,很可能出现抢工人的现象,因为现在美国的失业率大约为4%,这意味着即使美国所有失业人口中有30%可以在制造业工作,那也只能为制造业提供200万名工人,而亚洲却能提供数亿名工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根据最新的就业机会和劳动力流动调查,截至2025年2月,美国国内制造业超过48.2万个岗位空缺。ABC则表示,即使美国能把更多的制造业带回美国,也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是美国人想要的,否则今年2月美国就不会出现近50万个制造业职位空缺了。

美国宣布对从柬埔寨进口的商品征收49%的关税,这给已经处于全球收入分配低端的柬埔寨工人带来生存危机,但柬埔寨美国商会会长巴内特表示,制造业“绝对不会回流美国”。据美国CNBC网站报道,该商会是代表在柬埔寨设厂美国公司的行业协会,而包括安德玛等在内的很多欧美企业都在柬埔寨生产本公司产品。“我无法想象美国人愿意坐下来花长时间缝一条运动裤。”巴内特说,在柬埔寨的外国企业正在寻找在其他国家进行生产以减轻关税的冲击,但美国不在选择之列。一些在柬外企正寻求将其供应链转移到埃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或印尼。CNBC网站供应链频道进行的调查显示,61%的受访者表示,与其将供应链转移回美国,不如将其转移到关税较低的国家。

“特朗普想要重振美国制造业,这可不容易。”CNN援引专家的话称,如果关税政策让很多企业在美国设厂,那么它们需要培训美国人从事现代制造业工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学者格罗斯直言,很多美国工人的技能与高端制造业不匹配。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下属机构负责人卡罗琳·李称,许多现代制造业工作需要工人具备软件、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或者需要工人能修理机器人,这些都不是不需要任何技能的入门级工作。

此外,如果关税政策真的让制造业回流,这对美国工人来说不一定是好事。CNBC网站供应链频道所做的调查显示,即使企业将生产迁往美国,81%的公司更希望实现生产自动化,而不是雇用工人。该调查还显示,在目前的环境下,表示计划裁员的受访者(47%)和表示目前没有裁员计划的受访者(53%)几乎各占一半。根据美联储日前公布的调查,美国民众对裁员的担忧激增。

“美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引擎是服务业”

在美国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那就是美国企业在海外工资较低地方建厂削弱了该国制造业,减少了美国的就业岗位并让该国“变得虚弱”。不过,多家西方媒体援引专家的话指出,这种看法并不准确。

首先,很多专家认为产业外包并非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的主要原因。据《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在20世纪50年代,工厂为1/3的全美劳动力提供了工作,而现在美国制造业的1280万个就业岗位仅占总就业人数的8.4%。印第安纳州鲍尔州立大学经济学家希克斯进行的研究显示,从2000年至2010年,美国失去了560万个制造业岗位,其中有450万个是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包括自动化)而消失的,只有110万个岗位的流失是生产外包导致的。据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报道,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与全球化有关,但有研究表明,全球化只造成了美国约10%的工作岗位流失,而美国制造业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率的提高。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如果通过扩大美国国内产业来重新平衡该国贸易逆差,这将使制造业就业占美国全部就业的比例提高约一个百分点,从目前的8%左右提高到9%,而这不会带来大的改变。

其次,很多西方媒体也不认同美国制造业“被削弱”的说法。据《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该国商会执行副会长布拉德利说,美国仍然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生产依赖高技能劳动力和自动化的产品。摩根大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从1979年到2018年,尽管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1/3,但产量却增加了一倍多。《纽约时报》称,虽然制造业为美国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但这个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裕。

最后,很多西方媒体和专家指出,本届美国政府对制造业的“痴迷”忽略了该国在服务业的优势。据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网站报道,本届美国政府喜欢谈论贸易逆差,但仅限于制造业,似乎白宫羞于谈论美国在全球服务领域有近28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美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引擎是服务业。制造业仅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且多年来这一比例一直在稳步下降,而服务业占美国GDP的70%,还是美国出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服务业占美国出口总额的30%。

钢铁业增加1000个岗位,汽车等行业减少7.5万个岗位

“在过去10年里,美国方法和态度各异的保护主义产业政策一直在强化。”《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这样写道。在提到拜登刺激制造业回流的措施中,很多媒体都会提到他在任时美国通过的《通胀削减法》和《芯片与科学法》。不过,英国《金融时报》去年8月所做调查显示,与这两部法案相关的过亿美元大项目共有114个,总投资2279亿美元,但其中总投资约840亿美元的项目进度滞后两个月至数年,甚至无限停摆。

据《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也曾试图推动产业回流,因此向多国钢铝产品加征关税。根据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2021年的一项研究,在上述关税政策出台后,美国钢铁制造商宣布计划投资157亿美元新建或升级国内设施,创造至少3200个就业岗位。不过,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显示,尽管关税为钢铁制造商创造了1000个就业岗位,但随着钢铁价格上涨和销售下降,汽车和建筑等使用钢铁的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了7.5万个。美联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受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关税影响的所有行业中,关税通过保护某些行业免受进口影响,使工厂就业人数增加了0.4%,但由于损害了更多领域,美国总体就业人数减少了2%。这还不包括其他国家报复性关税对美国出口的损害。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核心障碍在于成本、供应链、基础设施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综合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长期政策支持,如投资教育、补贴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等。短期内,关税可能更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并加剧国际贸易摩擦,而非显著的制造业复兴。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强舸称,制造业回流美国存在多重障碍,其中之一就是美国缺乏明确的产业政策,如要让哪些制造业回流,也没有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思路仍然比较混乱。

6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会衰退

哈佛大学国际贸易与投资教授劳伦斯估计,在最好的情况下,即关税让美国制造业复兴,从而消除美国1.2万亿美元的货物贸易逆差,那么它将创造约150万个制造业岗位。穆迪分析公司的数据则显示,如果关税引发经济衰退,美国到2027年可能会减少350万个就业岗位。根据CNBC供应链频道进行的调查,6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会衰退。

“即使关税政策完全被废除,美国作为强大经济体的声誉也受到损害。”波士顿学院经济系教授安德森对ABC这样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政治活动人士丹尼尔说,加征关税政策会加速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在纽约做生意的小商贩萨利对《环球时报》驻美特约记者表示,他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也没有看到有任何经济学家说加征关税会带来好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产业优势是技术和资本,中美之间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互补性强,两国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不过,美国一些政客宣扬中国的崛起将“威胁”美国霸主地位,他们认为美国制造业衰落“事关国家安全”,这从根本上脱离了经济范畴,所谓“对等关税”和减少贸易逆差也被蒙了一层政治色彩。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戴润芝 环球时报记者 郑璇 陈子帅 倪浩】

相关文章:

港股汽车股全线下跌,零跑小鹏汽车跌6%,蔚来吉利跌4%,比亚迪股份跌3%!中国汽车2024年出口美国仅11.6万台04-16

“甲亢哥”中国行引热议 国台办:欢迎广大台湾同胞来大陆走走看看04-16

【环时深度】“对等关税”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吗?04-16

特朗普盟友在政府官宣暂停对等关税前大举买入股票、抛售美债04-15

光储企业回购潮!2个月内37家出手,通威、阿特斯、天合斥资“护盘”04-15

广交会开幕再现火热,自由贸易潮流挡不住04-15

美“政府效率部”成绩单:欠债不降反升04-15

专家解读:美滥施关税如何冲击全球贸易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