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情况。
凡事有其要,执其要者事成。抓科技创新,需要牵住“牛鼻子”,抓住“关键项”。山东,正以满腔热情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努力将山东打造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策源地。到203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3.2%,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全面激发,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全社会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文化蔚然成风,“企业安心、人才舒心、科研顺心、投资放心、服务暖心”的创新氛围全面塑成,“创新无忧”成为科技强省建设的鲜明标识。

鼓励科技创新,给予最解渴的政策帮扶。一个好的创新项目,在其成长阶段,最需要“第一桶金”的支持。让科技创新“不愁钱”,山东不断推动金融“活水”更多更快流向科技领域,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感受到了蛇年第一个季度的山东创新诚意满满、创新的种子正在萌发。有了“第一桶金”,还需要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连接,从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提升高等教育能级,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到布局建设一批省级未来技术学院、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山东的科技创新有了最坚实的支撑,夯实教育创新根基,必将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高效落地。
鼓励科技创新,让年轻人“轻装上阵”。让更多年轻人敢闯会创,正是山东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应有之意。近年来,山东始终将青年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青年人才集聚齐鲁行动,加大留学人才、博士后等优秀人才引进力度,近三年年均集聚青年人才超80万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突破2万人,创新性青年人才集聚态势持续提升。2025年,山东将提供一流引才服务、一流育才服务、一流激励保障、一流服务生态,让更多青年人在山东创新创业。
鼓励科技创新,打通创新应用“最后一公里”。山东作为工业大省、制造大省,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最好的“阵地”。从打造“国字号”平台上,到聚焦人才引育,从聚焦技术攻关,到聚焦实数融合,从聚焦应用推广,到聚焦企业培育,山东多措并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关键”和“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水平,为科技成果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
水大鱼大,海阔天高;土壤肥沃,静待花开。当“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取代繁琐审批,当“沙盒监管”给予创新试错空间,当“宽容失败”成为社会共识,这片儒家文化发源地正在书写新时代的“创新论语”。未来,当“企业安心、人才舒心、科研顺心、投资放心、服务暖心”的创新氛围真正形成,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勇挑大梁、勇攀高峰、勇争一流,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科技贡献。(文/李瑞强)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相关文章:
岗位多多 待遇优厚!山东航空公开招聘了04-03
联播关键词|建设清廉医院04-03
玉树:科创体验放飞儿童科学梦04-03
三年投1000亿扶持商家,拼多多赵佳臻:商家和消费者利益先于平台利益04-03
雄安创梦人丨曹青对话青年创业者:这里是创新的“味道”04-03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最美教师周荣方:行走思政课点燃青年信仰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