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是指 法律授权特定的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对发现或者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的,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定程序提请上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并予以纠正的诉讼活动。在我国,抗诉是法律授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法律监督权。
抗诉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上诉程序的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或者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发现有法定错误情形时,可以提出抗诉。
抗诉的条件通常包括:
新证据的出现
基本事实缺乏证据支持
主要证据伪造
认定事实错误
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抗诉是检察机关对法院判决、裁定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法律监督行为,旨在纠正可能存在的司法错误,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司法公正。
相关文章: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原主任李全强一审获刑十年三个月04-07
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03-31
内蒙古警察枪击案判决书详载重审为何改判:事后第一时间报告,排除主观故意03-19
美国签证有错误怎么办01-22
杀人抢劫判多少年01-18
十万彩礼离婚返还多少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