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合同,也称为绩效协议,是一种正式的书面协议,用于定义公司各管理层的主要考核方面及关键业绩指标、工作目标设定,并确定各主要考察内容的权重。它参照历史业绩及未来策略重点设定业绩需达标准,并参与决定合同受约人的薪酬与非物质奖惩。业绩合同的制定是通过上下级业务之间和同级各部门之间的共同沟通反馈完成的。
具体而言,业绩合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有效期:
业绩合同通常具有一年的有效期限,签订的具体日期应依据公司的运营周期和会计核算的特性确定。
适用范围:
业绩合同适用于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与上级之间,用于明确工作目标和业绩要求。
核心内容:
业绩合同的核心内容包括绩效目标、绩效承诺、业绩指标、工作目标设定、权重分配以及薪酬与奖惩机制等。
制定过程:
业绩合同的制定是一个上下级共同沟通反馈的过程,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法律效力:
在某些情况下,业绩合同可能具有法律效力,如经营业绩合同,规定经营主体在一定时间内应当达到的经营目标和业绩指标,以及双方应当遵守的相关权利和义务。
通过签订业绩合同,组织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员工的绩效,激励员工达成预定的目标,并为薪酬和奖励提供依据。同时,业绩合同也有助于明确职责、分清责任,促进组织内部的协调和管理。
相关文章:
上市险企一季报前瞻: 财险净利增长 寿险看权益投资04-16
润泽科技董事长提议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业绩承诺悬念待揭04-15
华熙生物业绩急转直下!赵燕的“玻尿酸帝国”到底怎么了?04-15
东方证券:一季度净利润14.36亿元,同比增长62%04-14
国元证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8.4%04-10
天弘兴享一年定开财报解读:份额激增492%,净资产暴增400%,净利润9659万,管理费750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