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不予执行裁决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8 02:08:14    

关于不予执行裁决的中止期限,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个具体的时间限制。通常情况下,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即可恢复执行。具体情形包括:

当事人申请延期执行:

如果申请执行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提供担保:

如果被执行人或案外人提供了适当担保,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案外人申请:

案外人对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仲裁调解书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在此期间执行会中止。

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例如,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物可执行,法院可以中止执行,直到有执行条件再恢复执行。

综上所述,中止执行的具体期限取决于具体情形的出现及其消失时间。如果中止的情形一直未消失,理论上讲,执行程序可能无限期地中止下去,直到满足恢复执行的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法院通常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在合理的时间内作出恢复执行的决定。

建议:如果面临不予执行裁决的情况,建议当事人及时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以促使执行程序尽快恢复。同时,当事人也可以考虑与对方协商解决争议,以避免长期的法律程序。

相关文章:

王健林,突传新消息!04-15

广东高院出台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三个三年行动方案04-15

男子投喂流浪金毛犬月余,金毛咬人,投喂者被判赔1.6万余元04-14

河南灵宝:司法拘留显威力,当即履行促案结04-10

刚柔并济化解十年借贷纠纷案04-09

老夫妻将房屋遗赠给单位,女儿患癌起诉要求继承,法院调解04-08

七里河区人民法院20天速执快结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04-07

江西召开“服务‘1269’ 着力构建江西全方位商业秘密保护新格局”新闻发布会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