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股东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
名义股东可能侵犯隐名股东权益 :如果名义股东故意侵犯隐名股东的利益,隐名股东需要确立其实际股东的地位,通常通过诉讼解决。名义股东可能未足额出资:
如果隐名股东未足额出资,名义股东需要补足出资,之后可以向隐名股东追偿。
名义股东可能面临公司债务责任:
即便名义股东是挂名,对于公司债务也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实际出资人追偿损失。
救济途径包括:
行政救济
向登记机关提交撤销登记申请,如被冒名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撤销冒名登记。
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登记行为违法或要求撤销将其登记为公司股东的工商登记行为。
民事救济:
提起股东资格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自己是冒名股东,不具有股东资格。
向法院申请暂缓执行,以避免银行卡内的资金被进一步冻结或划扣。
刑事救济:
如果存在欺诈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在采取救济措施前,隐名股东应确保满足以下条件:
1. 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
2. 公司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
3. 无其他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济方式,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具体指导
相关文章:
抚顺特钢: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9.18% 拟10派0.18元04-11
中国石油启动增持计划!04-09
ST中泰股东户数减少286户,户均持股3.12万股,户均持股市值14.03万元04-08
监管层八个方面强力约束,严查名为转让实为套现的违规减持03-20
控股股东筹划股份转让或致控制权生变,康惠制药今起停牌03-19
股权拆分成多少股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