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3月31日电 题:财政部5000亿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信贷增量
作者 明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截至2024年末,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8%、14.1%、12.2%、11.42%、10.24%、9.56%。可以看出,当前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明显高于监管底线,经营稳健,但面对经济转型期信贷扩张需求与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要求趋严的双重压力,本次注资实为未雨绸缪的主动作为。
“一行一策”的差异化注资方案既遵循市场化定价机制,又严格履行上市公司决策程序。资本补充将直接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潜能。若按照8倍乘数效应进行计算,5000亿元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有助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资本实力提升后,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将显著增强,既能够为化解房地产债务风险、地方平台转型提供安全垫,也有助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中小股东而言,虽短期可能面临EPS(每股收益)摊薄,但长期而言,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升,将改善ROE(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质量,配合国有大行稳定的分红政策,其投资安全边际与回报预期将同步增强。
此外,特别国债发行与货币政策也将形成协同。除了5000亿元银行注资国债外,今年还有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财政力度扩张明显,预计央行将通过MLF(中期借贷便利)超额续作、加大逆回购投放、必要时启动降准等方式对冲流动性压力,构建“财政发力+货币护航”的政策组合,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相关文章:
“赣金红盾”萍乡市金融志愿服务队开展系列金融志愿服务04-03
8000多元硬币考验下的服务答卷:佛山工行收获沉甸甸的信任04-03
湖北省委决定:这3人履新04-03
新华全媒+|北京何以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独角兽第一城”?04-02
国债期货:央行净投,利率低位,逢高沽空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