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沈阳中山路:百年老街的焕新蝶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07:00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 田理)彩色玻璃窗、半圆拱式顶、哥特式浮雕……行走在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欧洲小镇。这条始建于1919年全长3公里的老街,是沈阳保存欧式建筑相对完整的街区,汇集了巴洛克式、罗马式等多种欧洲古典建筑风格。

近年来,沈阳市和平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秉持“一尊重、五统筹”理念,聚焦提升功能、服务、生态、文化四大品质,围绕“东亚文化融汇区、东北亚消费枢纽、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活力中心”三大发展定位,从交通、市政、景观、文化四个板块入手,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沈阳的城市会客厅和文旅新IP。

修旧如旧,传承历史文化脉络

中山路汇聚了64处文物及13处历史建筑,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为了传承历史文化,和平区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以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历史照片为依据,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精心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

在修缮过程中,坚持应保尽保、延续文脉、合理利用、改善民生、经济实用、安全美观的原则,维护历史建筑的场地环境、平面布局、立面形式,保持原有高度体量、外观形象、色彩、结构。例如,大国旅馆旧址、中山路40号建筑、中共奉天市委旧址、安达洋行、太原北街40号建筑等,都在“绣花”功夫下重焕生机。

中共奉天市委旧址被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成为传承红色文化、丰富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为改善周边环境,还完成了中共奉天市委旧址文化广场修缮改造工程,优化绿化景观与公共空间,提升了整体品质。这些改变,让城市的记忆得以延续,让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街路升级,重塑交通与市政格局

改造前,中山路机动车双向4车道,缺少独立非机动车空间,道路沿线退线停车占据人行道,市政设施老化,通信箱体布局杂乱,行道树局部缺失、树池破损,地域文化与景观融合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和平区实施了中山路街路提升改造工程。将4车道调整为3车道,增加非机动车空间,实现“两分离、两优先、两贯通”;清理整治沿线停车,取消临时停车,恢复慢行空间;实施架空线入地、管网改造,将沿街公安交警、路灯架空线等飞线迁移入地;整理通信箱体,迁移、美化沿线电箱,提升了慢行空间风貌。如今,走在中山路上,交通更加顺畅,慢行空间更加舒适,市政设施焕然一新。

景观提升,打造多彩生态绿廊

在景观提升改造方面,中山路保留现状行道树,并选取相同规格的银杏对缺失行道树进行补植,打造出全线连续、多彩的行道树生态绿廊。在铺装设计上,整体以芝麻灰为主色调,间隔跳深灰、黄金麻,与建筑风格相融合,凸显历史街区氛围。

同时,序化沿线出入口外立面,结合街区logo进行消隐美化,使其融入道路沿线整体风貌。此外,打造了米村、朗勤、新华大厦、新荣中心等4处多功能街角公园,美化25处出入口,以密植绿化搭配景观花坛为主,适当植入休闲、停留空间,转移观赏重点,让中山路的景观风貌得到显著提升。

亮化升级,点亮“不夜城”

以“绿色环保、简约现代,区域突出,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中山路及中山广场沿街高层建筑、历史建筑、景观植物都安装了全智能亮化系统,该系统具有智能调光、节能减排等特点。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中山路被装点得如梦如幻,成为沈阳“二十四小时不夜城”示范街区。在这里,游客可以在璀璨夜色中感受百年老街的独特魅力,或与老友在时尚酒吧相聚畅饮,或独自走进24小时书店享受阅读时光。

如今的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已从一条普通的老街蝶变为沈阳的文化名片和旅游胜地。它不仅保留了历史的韵味,更融入了现代的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未来,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中山路还将继续绽放光彩,为沈阳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

辽宁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助力沈阳市和平区少年传承雷锋精神04-12

“包工头”不好当!东华科技又被告上了法庭,涉案金额2.34亿元04-09

沈阳中山路:百年老街的焕新蝶变04-09

23年前沈阳行李箱藏尸案告破!凶手供述……04-08

五次击中门框不气馁,辽宁铁人队拿下主场“开门红”04-07

节日“戏”相逢 多场演艺活动在中山路举行04-05

北京:做细规划以街区为单元推动高质量发展04-02

推50项适老化服务!国铁沈阳局开行“银发专列”04-01